记者近日从南京市农业农村局获悉,2023年南京农业特色产业一二三产融合总产值398.6亿元、增幅达14.6%。自2021年南京确定优质稻米、多功能油菜、绿色蔬菜等8个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推动农业八大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以来,农业特色产业总产值实现“三连增”。据测算,3年来,南京农业特色产业融合总产值年平均增幅超17%。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则是推动乡村产业攀升的有效途径。从发展产品向发展产业转变,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从发展一产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转变,南京乡村“六次产业”已然崛起。
调结构、补短板,农业生产从增产转向提质
走进位于六合龙池的南京荣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生产基地,俨然置身一座小型“蔬菜工厂”,上海青等叶菜在种植槽内茁壮生长。
“我们已基本实现蔬菜种植、采收等全程机械化,1.5万斤—2万斤的蔬菜日产量,原先至少需要100个工人,现在只需5个。”南京荣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专家顾问严少华告诉记者,这种生产方式不仅省工省力,产量还高,以上海青为例,一茬亩产8000斤到1万斤,一年生产5—6茬,就能实现3.5万斤—5万斤的产量。
蔬菜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期以来面临用工难、用工贵、雇工老龄化问题。“和经济作物相比,蔬菜附加值高,但在南京这样的现代大都市,蔬菜生产的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占生产总成本的比重超50%,制约着产业进一步壮大。”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对此,南京将机械化、信息化作为蔬菜产业的发展关键,印发《南京市(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发展三年(2022—2024)行动方案》,计划用三年时间,补齐蔬菜生产关键环节的机械装备短板,建设30个以上农机作业水平高、农机农艺融合强、示范推广效果好的蔬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和2个丘陵地区蔬菜生产农机装备推广应用先导区。
蔬菜是南京8个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的缩影。三年来,南京市农业农村部门通过走访调研,明确了8大链条以及每个链条的发展方向、三年目标等,通过调结构、补短板,促进优势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增强市场竞争力。以蔬菜产业为例,2023年南京共建成10个新装备应用示范蔬菜保供基地,各个基地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达70%以上,亩均生产成本降幅约15%。
育“链主”、促融合,产业链向新业态延伸
2月20日上午,在南京金色庄园农产品有限公司的收购大院里,陆续有签约合作的农户前来送草莓。另一边,随着卷帘门打开,一筐筐草莓出库上车,运往全国各地。
从田间特产到旅游“网红”,甜蜜的草莓有力推动当地特色农业发展。“我们专注草莓,已经形成了育苗、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金色庄园副总经理吴英强介绍,公司目前拥有7400亩的自有基地、3万亩签约基地以及约7000户签约农户,产品深受国际市场青睐,远销新加坡、印尼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