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农业小省”浙江,为何成了“农遗大省”

   2023-11-13 极目新闻490
核心提示:最近,一则来自意大利罗马的喜讯,点燃了初冬的浙东南山区小县城:经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专家小组开会决议,“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至此,在全球重要

 

最近,一则来自意大利罗马的喜讯,点燃了初冬的浙东南山区小县城:

经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专家小组开会决议,“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

至此,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名单上,浙江已经有5项——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湖州的桑基鱼塘系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庆元的林菇共育系统和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数量继续居中国第一。

“七山一水二分田”,浙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省,为什么能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大放异彩?

因地制宜的智慧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FAO将其定义为一种“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要入选,必需符合5项基本要求:

保障食物和生计安全;具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多功能性;具有特有的农业知识体系和技艺;具有独特的农业文化和精神体系;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水土利用系统等。

农业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体现。从基本要求已经可以看到,能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项目,体现着人在自然环境中的适应、作为和创造,体现着人类因地制宜的智慧。从浙江5个入选的项目来看,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在湖州,桑基鱼塘巧妙结合当地“植桑、养蚕、蓄鱼”三大农业生产,以“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连续运转千年;

在绍兴,先民种榧造林,人工嫁接培育了优良经济树种“香榧”,它集食用、药用、油用、材用于一身,至今仍是当地大部分农民的生活支柱;

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三年生的香榧果。绍兴市供图

在青田,人们依山开垦梯田,田面种稻、水体养鱼,逐渐培育出地方特有品种——软鳞味美的“瓯江彩鲤”,从此,耕地匮乏的山区,也能实现“饭稻羹鱼”的田园梦;

在庆元,从剁花法,到段木法,再到代料法,当地食用菌栽培技术不断迭代,将森林保育、菌菇栽培、农业生产有机融合其中。

更重要的是,与文物古迹不同,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动态的、复合的。它,就是农民仍在使用、并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农业系统。

仙居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朱水星亲历了申遗全过程。他回忆,2017年起,仙居牵手高校团队,从田间地头,系统排摸了13425株古杨梅树,并以此为核心,整理出了绵延数百年的“梅—茶—鸡—蜂”共生互利的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它,也让仙居拥有了申遗“入场券”:

杨梅为茶树提供散射光、保水保肥、阻风抗寒,为仙居鸡提供活动空间和饲料来源;仙居鸡的日常活动则为杨梅除草除害,粪便为系统提供优质肥料;仙居土蜂为系统内蜜源植物授粉,保障生物多样性平衡,并为农民增加产业收入。

“四大农业物种并非简单组合或叠加,而是基于生物链原理,实现契合与互补”,朱水星说,这正是中国传统“因物制宜”农业思想的高度体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91jindi.com/news/show.php?itemid=16243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