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徜徉京郊大地,来一场与乡野的亲密接触:约三五好友,或徒步山涧看冰瀑,或驻足长城脚下望星空,在喧嚣的都市生活里“偷得浮生半日闲”;携一家老小,或栖身于原味民宿煮梨炒栗,或沉浸于手作工坊勾画脸谱,在宁静的村落里“坐看青竹变琼枝”……
从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到乡村度假、旅居甚至融入乡村生活,北京市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过程中,不断推动休闲农业提档升级,不仅日益丰富着城市消费者的体验,还持续释放着强大的乡村振兴动能,描绘出一幅“京华乡韵”的生动画卷,走上了一条“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起落:“农家院”的前世今生
冬日里,长城脚下的延庆区石峡村是火热的,而这份火热却是石头带来的。
众多游客在古关隘、古长城、石头房子、石头墙拍照打卡,跟着“长城文化深度体验官”了解长城文化,沿着平整的石片路走进村居民宿、手作工坊,体验“老北京”的捏面人、做糖画……就连一餐饭里,石头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石烹宴是石峡村的特色餐饮,延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贺氏酱猪脸”、原汁原味的古法豆腐、农家养殖的柴鸡蛋都在滚烫的鹅卵石上找到了“舞台”,嗞嗞声中,香气氤氲,直抵游客们内心最深处的美丽乡愁。
石峡村现在确实做到了“把石头当饭吃”。延庆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马俊飞介绍,2022年全村32家民宿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休闲农业收入达到780余万元,人均消费较2019年增长了44%。但早些年游客来到石峡村,就只能爬爬长城、吃顿农家饭,没得玩,没得住,更没可带回城的东西。
从一家一户的“农家院”升级为集吃、住、玩于一体的乡村综合体,这是北京休闲农业不断进阶的缩影。
三面环山的北京,自然资源丰富;作为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的古都,这里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有着2000多万人口的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这里也拥有巨大的市场。尽管北京的第一产业占比只有0.3%,但成色足,尤其是对休闲农业而言,条件得天独厚,起步早、走在前。
北京农学院休闲农业研究中心主任江晶介绍,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昌平十三陵果园拓展观光采摘以及大兴西瓜节等一系列农事节庆活动的举办,以采摘、垂钓、农家乐为代表的观光农业勃兴,成为北京市重点发展的“六种农业”之一,“休闲农业1.0”模式开启。
进入21世纪,伴随北京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休闲农业也进入加速发展期。以延庆区柳沟村“火盆锅豆腐宴”为代表的民俗旅游村涌现,以蓝调庄园等为代表的农业旅游园区风生水起,北京休闲农业发展步入“2.0时代”。休闲农业规模较大、主题突出、形式多元,“农家院”逐步提升为民俗户、民俗村,丰富了北京市民的休闲生活,也成为京郊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潮起潮落之下,北京休闲农业也逐渐暴露出低质化、同质化等问题,难以满足市民多元化的消费需求。2018年,一份来自北京市统计局的报告显示,农业园区数量从2016年1300多个降至700多个,休闲农业存在“三低”:大众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的认知比例低,休闲农业、民俗民宿对农民增收拉动贡献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均消费停滞,产业低效低质。
彼时,石峡村的休闲农业也苦于这“三低”。据石峡村党支部书记李汉东回忆,村里当时仅有住宿和餐饮两个经营项目,游客接待多集中于村内企业,除了少量的用工需求,村民很难获得更多收益。
“休闲农业2.0”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破局:“十百千万”畅游行动
十年低位徘徊不前,再度进阶必须有所作为。
北京市决心拿出实招推动休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破局思路是以“三低”为切入口,顺应消费市场变化,在原有基础上提档升级,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扶持打造一批精品,以强带弱,示范引导。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产业发展处二级调研员强晓燕介绍,2020年,北京市相关部门出台了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共同发布《北京市休闲农业“十百千万”畅游行动实施意见》,紧扣首都功能定位、聚焦产业提档升级,着力打造十余条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创建百余个美丽休闲乡村、提升千余个休闲农业园、改造近万家民俗接待示范户;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台《北京市促进“乡村民宿+”产业提升的若干措施》,从乡村资源规范、原味特色挖掘、多领域融合、经营者素质等方面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从2021年起,北京市已连续3年划拨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休闲农业发展,政策的指向很明确:重点提升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休闲农业精品线路、美丽休闲乡村、休闲农业园区和民俗接待示范户、乡村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