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斤?我马上准备,上午就能发车。”18日上午,芜湖县花桥镇河蟹养殖大户袁先斌接到客户的订单,要在当天往江苏运送一批“施茶湖”牌鲜蟹。接到订单后,他忙碌起来。下蟹塘、起篓、分拣,不到一小时的功夫,100公斤螃蟹准备完毕。记者了解到,今年他养殖的120亩河蟹虽然遭遇高温缺氧和螺旋体病毒,但县农委及时组织专家前来驻点指导,河蟹产量和质量并没有受到影响,“这只四两五的蟹,腿长壳硬,到市场上会非常受欢迎。”袁先斌抓起一只个头大的河蟹,乐呵呵地对记者说,“根据目前情况看,今年收成比较好,我们养蟹人的日子都能过得红红火火。”
在当地政府的培育下,芜湖县花桥镇的河蟹市场认可度逐年提高,袁先斌的养殖规模从7年前的40亩扩大到了120亩,今年的纯收入有望达到50万元。和袁先斌一样,今年花桥镇200多蟹农迎来了大丰收。花桥镇农办主任张先发介绍,通过注册“施茶湖”品牌,组织养殖户外出学习养殖技术,搭建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芜湖河蟹市场越走越宽。今年全镇河蟹养殖面积达到了6000亩,比去年增加了近1500亩,亩净收益预计超过5000元。
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水产跨越行动,河蟹养殖初步形成了以标准基地为示范、规模养殖为主体、专业协会为纽带、技术服务为支撑、政府扶持为推动的经营格局,全市河蟹产业面积达22.3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18.8万亩,河沟、湖泊型水面人工放流面积3.5万亩,拥有50亩以上池塘养殖大户252个,年均产出商品蟹14750吨,实现产值136029万元。实施了“大蟹工程”,将天然长江蟹亲本送到沿海扩繁,建立蟹苗培育基地4100亩,实现自繁、自育、自养一体化养殖。注重养殖质量和河蟹品牌建设,通过强化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水产品认证和标志使用管理,打造国家和省级名优水产品品牌,通过无公害认证33700亩,绿色认证17900亩。“巢湖”“小老海”“蓝神”“奎湖”水产品已被省工商局评为省着名商标。市县对现有河蟹品牌进行整合推介,“芜湖江蟹”“无为螃蟹”已获国家地理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