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相信大家还是知道,虽然国内生育率在不断下降,但是中国人口始终占据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所以粮食需求量是很大的。而现在大部分农村还没有像美国那样采取农业高机械化生产,同时农民进城,农村老龄化。农业产量在可见的未来不会有很大的增长,甚至可能缩小。而面对这种问题,我们有两种解决方案,第一种是进口大量的粮食来满足人口需求,另一种是发展自己的第一产业,尽量用自身的生产力满足粮食缺口。你觉得把中国梦,大国梦设为指导思想,正在和美国争霸的我国会选择哪种呢?看十三五规划笔者认为中国选择第二种的可能性更大,如果选择第二种那就必然要扶持农业生产。在中国,如果政府愿意扶持某个产业,那个产业会如何发展我想大家应该都会知道。
这个论点主要源于十三五规划中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第二条。

从发展角度来讲,国内农业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原始农业、传统农业阶段,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我国农业开始转变,到了二十一世纪以来全面开起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国内农业也正在朝着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前进。我国发达省份以及大中城市郊区农业全面实现了现代化,安徽省是农业大省,按照农业现代化已设定的标准,十二五以来建设的近100个现代农业示范区都已初步达到了现代化,农业已进入以现代化为目标的高速发展阶段。

从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看,其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三农改革不断深化,打造农业发展新动能。其二,“双创”进农村,创新创业为农业发展提供新空间。其三,农业机械化、科技化、市场化、农民职业化、农业新业态、新产业正在成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发展的主流。其四、新型经营主体逐步成为现代农业经营的主力军,目前以退休干部、复退军人、大中专学生、“农二代”、“富二代、“城二代”、“商二代”等多路队伍汇聚的“回归潮”已经形成,促进农业转型发展,使农业成为绿色产业、健康产业、幸福产业。

最后,现在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快了,水平提高了,但农业产值在GDP中的份额小了;农民素质高了、收入水平高了,但农村人口、农民数量少了;城镇化水平高了,农业支撑能力更强了,随着四化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农业更加火起来了。二十年后城乡一体化,农业将成为投资的热土,农民将成为体面光鲜的职业。